32.第三十二章:安史之乱(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个强大的兵团东征,并下令军中说,最先进入中国的将领,即被任命为驻中国总督。高仙芝得到消息,于七五一年,率三万余人的洋华混合兵团,向西迎战。在但罗斯(哈萨克江布尔市),跟阿拉伯军团二十万人相遇,血战五日,不分胜负。可是高仙芝所属的葛罗禄部落派遣军叛变,与阿拉伯内外夹攻,唐帝国洋华混合兵团崩溃。高仙芝狼狈逃回死伤二万余人。

这是一次重要的战役,阿拉怕帝国虽然胜利,但胜利的过度艰苦,从此打消征服中国的念头。而唐王朝也从此止步,无力再向西开拓领土。

对外挫折,宣告国内黄金时代已到尾声。

唐王朝第九任皇帝李隆基本来是一个英明人物,但他却在位四十五年,任何英明人物掌握无限权力如此之久,都会堕落。他六十岁时,把他一个儿子的妻子,二十六岁的杨玉环召唤进宫陪他上床,封为贵妃(小老婆群第一级)。杨玉环是中国历史上美女之一,有无数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戏剧和现代电影、电视,都以她为主题。杨玉环以体态丰满闻名于世,性情忠厚,对政治没有兴趣,也没有任何供人指责的事迹。但她的堂兄杨国忠却恰恰相反,杨国忠的智慧和能力都不能够胜任宰相,但他的裙带关系使他能够胜任动他这个宰相仅兼职就达四十余个,除了弄权和索贿外,不知道对国家的责任是什么。一个广大的贪污网,在他手下迅速建立、而且,他不久就跟范阳战区(北京)司令官(节度使)安禄山发生冲突。

安禄山是一个粗犷而干练的将领,几次到长安进谒皇帝,政府的腐败和宰相以下官员们的颟顸无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杨国忠向他索绒贿,他一口拒绝,而且对杨国忠也不维持应有的礼貌。杨国忠不能忍受这种轻蔑,遂决心打击他。于是,诬以谋反的法宝出笼,向李隆基一再告密,李隆基一再不相信。但在那种形势之下,没有人敢保证李隆基下一次仍不相信。五十年代七五五年,杨国忠采取“逼他反”的手段,派遣警备部队包围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宅,逮捕他的宾客,全部处死,他希望安禄山有激烈地反应。安禄山果然震恐而且愤怒,他知道向皇帝申诉没有用,所有的奏章都不能越过宰相这一关,他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叛变,他决定叛变。率领洋华混合兵团十七万人南下,宣称讨伐杨国忠。杨国忠得到消息,大为兴奋,因为事情终于证明他料事如神,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安禄山缉拿归案。不过安禄山的洋华混合兵团却一路势如破竹,深入六百公里,渡过黄河,攻陷洛阳。明年(七五六),再向西进击,攻陷潼关。李隆基从长安仓促逃出,逃到了距长安只六十公里的马嵬坡(陕西兴平西),愤怒的禁卫军包围行宫,把杨国忠杀掉,屠灭他的全家,包括他的儿女和杨玉环两位拥有极大权力的美丽姐妹。为了防备复仇,禁卫军要求李隆基处置杨玉环,李隆基只好把她绞死。但李隆基仍然贪婪不肯放弃宝座,他的儿子李亨不能忍受,径行奔向西北五百公里外的灵武郡(宁夏永宁西南),宣布即位,遥尊逃到成都(四川成都)的李隆基为太上皇。

李亨并不能集结多少兵力,二十万精兵都死在云南。只有向北方沙漠,刚于四十年代建国的回纥汗国第二任可汗英武可汗乞援,付出的报酬是:收复长安时,所有美女和财产,任凭回纥奸淫烧杀和掳掠回国。英武可汗满意这个条件,所以很高兴地出兵相助。恰在这时候,在长安刚登上皇帝宝座的安禄山因眼病而双目全盲,心情烦躁,动辄杀戮。最后,当他要杀掉他的长子安庆绪时,安庆绪反而杀了他。七五七年,回纥兵团收复长安,在李亨的儿子李豫一再要求下,回纥答应等收复洛阳时再践约。李豫的理由是,如果在长安即行烧杀掳掠,洛阳人民必定恐慌,势将为安庆绪死守。后来,洛阳被收复时,那些日夜盼望政府军的人民,却发现政府军如此狰狞。

安禄山兵变由于他的大将史思明在范阳(北京)投降而结束,历时三年零五个月。可是李亨并没有真正的大度量容纳这个过去的叛将,秘密计划把史思明杀掉。阴谋不幸泄露,史思明再度叛变,循着安禄山南下旧路线,渡过黄河,再行攻陷洛阳。然而他也重蹈安禄山的覆辙,当他凶暴地想杀掉他的长子史朝义时,史朝义也反过来杀掉他。这时,唐王朝皇位已由李豫接任,他用他父亲李亨同样的条件,再向回纥汗国乞援。七六二年,回纥军团收复洛阳,洛阳遭到第二次恶运,距上次恶运仅只五年。洛阳的妇女儿童在恐惧中涌向圣善寺和白马寺躲避,希望佛祖的神灵保护。结果回纥纵火焚烧,一万余人全被烧死,大火数月不熄。繁华盖世的东都,再罹浩劫,从此一百年间,一片荒凉。唐政府的军队也效法回纥,兵锋所至,对自己的同胞,比回纥兵团还要凶暴。黄河流域数百公里,残存的人民,用纸张糊作衣服,苟延求生。

史朝义于七六三年自杀,第二次兵变也告结束,历时三年零十个月。连同安禄山兵变,共历时九年。

安史兵变虽然平息,但一百三十年的中国第二个黄金时代,却一去不返。接着出现的是中央政府威信衰落和藩镇(战区)割据的新局面。

割据的形成,由于安史手下若干当节度使(战区司令官)的大将,在投降中央政府时,仍握有强大的武装部队和重要据点。大乱之后,皇帝和宰相心惊肉跳,不敢予以调动,命他们继续担任原职如故,只求表面顺眼,维持统一的外貌。这些节度使当然了解这种政治形势,遂乘机取得合法的割据。不但军事、财赋、行政,全部垄断,甚至节度使(司令官)的职位,也父子相承,成为无名有实的独立王国。尤以下列位于黄河以北的四个战区,拥有重兵,最为强悍。中央政府在忍无可忍时,也曾数度起兵讨伐,但四个战区独立不变,世人称为“河朔四镇”:

四镇之中,卢龙(前称范阳)与平卢属于原来的十个节度使,成德与魏博则是后来增设。战区本只设在沿边,以防御外患。安史兵变后,首都长安城外,全国逐渐都被划作战区,成为对内抗衡和安置军阀的工具。到本世纪(八)末,已陆续增加到五十个之多,到了下世纪(九),变更纷坛,几乎处处都是战区,处处都有节度使。

河朔四镇职位的世袭,使其他战区垂涎三尺,自然不断发生争取世袭的爆炸性事件。很多节度使的子弟,在父亲或兄长逝世后,就发动将领们拥戴自己继位。唐政府当然厌恶这种局面。八十年代时,新即位的第十二任皇帝李适,决心重振中央权威。七八一年,恰巧成德战区(河北正定)节度使李宝臣,与平卢战区(山东东平)节度使李正己逝世,李适拒绝任命他们的儿子继位。于是河朔四镇联合行动,宣告脱离中央,各自称王,正式成立四个独立王国。而淮宁战区(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也乘机独立,并于七八四年索性登极当上皇帝。李适动员全国各战区兵力,先行攻击李希烈。想不到当径原战区(甘肃经川)的出征部队,经过长安时,本希望得到赏赐,李适却舍不得出钱,那些带着眷属预备领到赏赐回家养生的士兵,由绝望而愤怒,遂爆发兵变。李适急下令赶运二十车金钱财宝,可是恩典来的太迟。叛军攻入长安,拥立大臣朱氵此当皇帝。李适仓惶逃到梁州(陕西汉中)。

这时半壁河山,都已靡烂。幸而七八四年,忠于中央政府的军队,收复长安,朱氵此被他的部下所杀。七八六年,李希烈也被他的部下所杀。而河朔四镇在获得中央政府准许世袭的保证下,取消王号。中国在外貌上仍是大一统的局面。可是,从此之后,唐王朝中央政府再也不敢触怒任何藩镇——包括河朔四镇以外的其他藩镇。像宣武战区(河南开封)节度使刘玄佐于七九二年病死,将领们拥立他的儿子刘士宁继位,中央政府连一句话都不敢多问,立即任命。

安史兵变除了直接引起藩镇割据,更引起严重外患,使西域(新疆及中亚东部)再度丧失。

中国外患,一向来自北方。只有第七第八两个世纪,外患来自西南。南诏王国已使中国受到内伤,吐蕃王国更砍断中国的肢体,唐政府还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覆败。

上世纪(七),中国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国王弃宗弄赞。本世纪(八)七一○年,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它的国王弃隶缩赞(弃宗弄赞的孙儿)。金城公主的嫁妆之一是“河西九曲”(即青海省东南黄河大转弯成S形的地方),这一带土地肥沃。吐蕃王国面积虽大,但位于世界屋顶,全属丛山,可耕地很少,得到九曲地区像得到一个巨大宝库,国势大为增强,终于超过中国所能控制的程度。

安禄山兵变后,中央把西部边界属于陇右战区(鄯州·青海乐都)和河西战区(凉州·甘肃武威)的军队,调往中原参战,边界等于没有防务。吐蕃王国抓住这个机会,于七六三年,沿着一千余公里的边境,发动全面总攻。一连攻陷囗州(四川西昌)、维州(四川理县)、松州(四川松潘)、泾州(甘肃泾川)。

吐蕃

的攻势十分猛烈,攻陷泾州的主力部队,继续东进,中国军队节节败退,首都长安遂告陷落,皇帝李豫向东出奔陕州(河南三门峡)。吐蕃兵团就在长安立了一位来不及逃走的亲王之子李承宏当皇帝,然后大掠而去。李豫虽然又回到长安,把李承宏驱下宝座,但吐蕃兵力仍留在经州,河西走廊跟中国本土之间交通,被拦腰切断,西域(新疆及中亚东部)更像断了线的风筝。

——河西走廊和西域,最后终于全部沦入吐蕃王国和回纥汗国之手,尤其是西域一百七十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本世纪(八)脱离中国,达一千年之久。

西疆防卫力量,经这次摧残,再无力振作。中国本上正陷于藩镇的混战,也没有力量西顾。吐蕃兵团经常长驱直入,在关中地区(陕西省中部)攻城略地,烧杀掳掠,游骑不时地直抵首都长安城下。过去繁华富庶地带,现在一片荒凉。长安以西各州县,城门日夜关闭,地方官员和将领唯一的工作是,每逢吐蕃兵团大掠而去时,就向皇帝上奏章“庆贺贼退”。李豫的继承人李适除了全力谋求和解外,别无他策。问题是,吐蕃王国认为和解即是断绝财路,所以并不愿意结束这种致富的强盗行为。最后,吐蕃在阴谋下表示愿意接受。七八七年,中国宰相浑、吐蕃宰相尚结赞,在任州平凉川(甘肃平凉西北)举行高阶层会议,缔结和解条约。当浑刚要进入会场时,吐蕃伏兵四起,浑是大将出身,他夺得一匹没有上口勒的马,狂奔逃脱,其他中国官员全部被俘,受到残酷的虐待。尚结赞失望地对那些被俘的中国官员说:“我为浑准备了一副金手铐,想不到只捉到你们这些不重要人物。”于是乘势进攻陇州(陕西陇县),把全城居民集中,老弱的屠杀,不杀的全部挖眼断手,抛弃道旁,只剩下青年男女数万人,驱往西行。走到安化峡(甘肃平凉西),宣布说:“你们可向东辞别你们的祖国家园!”民众大哭,投入山谷自杀的有数千人,其余的全都被卖为奴。

内忧外患,使本世纪(八)六十至八十年代,三十年间,日子黯淡。平凉川事件的明年(七八八),李适采用宰相李泌以夷制夷的建议,把女儿咸安公主嫁给回纥汗国的天亲可汗。天亲可汗感到莫大荣耀,上奏章给李适,表示愿为岳父赴汤蹈火。三年后(七九一),吐蕃兵团攻击灵州(宁夏灵武),回纥迎击,吐蕃遭到空前大败,天亲可汗把俘虏送到长安献捷。七九三年,南诏王国第三任国王异牟寻,在他的中国籍宰相郑回设计下,重新归附中国。明年(七九四),吐蕃王国向它征兵一万人,图雪灵州的耻辱。异牟寻表示国小力弱,只能派出三千人。吐蕃使节一再坚持,才勉强派出五千人。但数万人的南诏精锐兵团,却遥遥地跟在五干人之后,进入戒备森严的吐蕃国境的神川(云南丽江),纵兵攻击,吐蕃又大败,被俘十余万人(一个可观的数字)。南诏砍断横亘在金沙江上的古老铁索吊桥(在云南中甸南),断绝两国交通,然后派遣使节到长安献捷。

吐蕃王国从此衰落下去,除了回纥、南诏继续不断给它打击外,同时还有另一个原因。中国两位公主带过去的佛教,经百余年的传播,已开始发生决定性的影响。吐蕃人民由凶悍渐变为温和,所向无敌的战斗精神也逐日减退。所以,九十年代之后,与中国为难,并使中国连连挫败的吐蕃王国,光芒倏然熄灭。

——吐蕃王国不久就瓦解为若干部落,不能再组成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十四世纪时,称为土蕃。十五世纪时,称为乌斯藏,跟中国关系更加疏远。十七世纪时,称为西藏。十八世纪时,再次归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永不可分的领土的一部分。

十一和亲政策与回纥汗国

中国和亲政策是一项锋利的政治武器。跟中国皇家结婚的荣耀和公主下嫁时嫁妆的丰富,能使一个国家从内到外发生变化,吐蕃王国就是其中之一。但最成功的和亲,则属回纥汗国。

回纥汗国在本世纪(八)四十年代之前,还是一个部落。但它最伟大的酋长药罗葛(姓)骨力斐罗(名),早已把薛延陀汗国的故地,也就是突厥汗国的故地,置于控制之下。本世纪(八)七四四年,中国册封他为怀仁可汗,一个新的回纥汗国遂告建立,王庭设在古龙城(蒙古哈尔和林),疆域跟薛延陀汗国、突厥汗国相等。从开国可汗即受中国册封这一项上,可看出回纥跟中国的关系,与其他汗国不同。建立汗国之前,就时常派遣部落兵团,听候中国征调出征。建立汗国后,对中国的臣附如昔。

七五五年,安禄山兵变,中国皇帝李亨向回纥汗国乞援,英武可汗派兵进入中国。内战平息后,七五八年,李亨把女儿宁国公主嫁给他。李亨亲送女儿到咸阳(陕西咸阳),宁国公主大哭说:“国家为重,虽死不恨。”李亨也流下眼泪。明年(七五九),英武可汗逝世,回纥要宁国公主依回纥的风俗殉葬,宁国公主拒绝说:“回纥仰慕中国文化,才娶中国女子为妻,如果仍用回纥风俗,何必万里之外结婚。”但仍以刀割面,以示悲痛。宁国公主后来返国,陪嫁的一位亲王之女小宁国公主却留下来,作继任可汗英义可汗的妻子。

史思明兵变时(七五九),中国皇帝李亨再向回纥汗国乞援,英义可汗亲自统兵前来,对中国人大肆烧杀掳掠。——我们并不责备回纥,因为这是李亨、李豫父子向它乞援时所许诺的条件之一。但英义可汗对中国的野心却由是而起。七六五年,中国大将仆固怀恩受不了宦官骆奉仙的诬陷倾害,起兵叛变,效法李姓皇帝的传统作法,向回纥汗国和吐蕃王国分别乞援。回、吐两国联合向长安进军,长安震恐。幸好仆固怀恩适时的逝世,而中国一位大将郭子仪乘机挑拨回、吐两国感情,吐蕃兵团怀疑回纥已被郭子仪说服,可能袭击它时,即行拔营撤退。回纥不能独留,也只好撤退,中、回两国间的关系因此中断十余年。——另一个促使关系中断的原因是,英义可汗统军入援中国时,在陕州(河南三门峡)附近,对当时还是亲王身分的李适态度凶暴。因李适不肯跪拜,而把李适左右两位大臣,鞭打至死。李适对回纥恨入骨髓,他继位后,即采取强硬政策。

英义可汗对中国的野心继续使他跃跃欲动。他在中国亲自看到农村残破,绝无抵抗力量,决心作一次大举进攻。七八○年,正当他要发动时,宰相敦莫贺极力反对,敦莫贺说:“中国是一个奇大的国,又从没有作过对不起我们之事。决裂之后,后患无穷。上次在太原(山西太原)抢劫的牛羊一万余头,运回国内时,死亡殆尽,等于没有抢劫。如今倾国出征,万一失败,将归向何处?”英义可汗拒绝接受,敦莫贺大怒,把英义可汗杀掉,自己即位,称天亲可汗。

李适跟回纥汗国的对抗态度不能持久,吐蕃王国的攻击力量非中国所能抵御。在宰相李泌建议下,李适屈服,跟回纥和解。而且于七八八年,把女儿咸安公主嫁给亲中国的天亲可汗。天亲可汗大喜过望,派遣特使到长安说:“我们从前是兄弟之国,现在我是中国的半个儿子(女婿),如果吐蕃再敢犯上作乱,愿为岳父除此一害。”结果在灵州(宁夏灵武)给吐蕃重重一击。成安公主在回纥汗国作过四任可汗的皇后,当权二十年,于下世纪(九)八○八年才逝世。咸安公主时代,中、回两国如同一家。但回纥的使节和商人,到中国后的横暴,跟上世纪(七)初突厥的情形一样。衰弱的中国唐政府只有容忍,不敢取缔。回纥汗国已成为中国屏藩,不愿为这些所谓的小事使它不愉快。

下世纪(九)二十年代八二一年,中国唐王朝第十五任皇帝李恒把皇妹太和公主再嫁给回纥的崇德可汗。太和公主的命运跟宁国公主一样不好,四年后(八二五),崇德可汗逝世。再过十四年(八三九),回纥汗国发生内乱。宰相掘罗勿勾结居住在河东(山西省)北部一带的沙陀部落内犯,彰信可汗战死。而屈服于口纥百余年的黠戛斯部落——古坚昆王国的后裔,仍住在古坚昆王国的故地(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乘回纥汗国没落,起兵复仇,向回纥宣称:“你们的好运已到了尽头,我们要夺取你们王庭的金帐。”彰信可汗战死的明年(八四○),黠戛斯兵团果然攻陷回纥汗国王庭,继彰信可汗之位的囗囗可汗被杀,回纥汗国遂告瓦解。

黯夏斯首领阿热可汗自称是中国名将李陵的后裔,所以对被俘的太和公主十分尊敬——因为太和公主也姓李,派人护送她回国。走到中途,被回纥汗国瓦解后残余的一支,拥有十万人的乌介可汗截获,胁同向东流亡,抵达边界天德(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要求中国借振武(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城奉养公主,中国要求乌介可汗送公主回国磋商,乌介可汗当然不会放走人质。于是要求粮食,要求耕地,最后仍沿边抄掠。一直相持到八四三年,中国大将石雄在振武城上远眺,发现回纥营帐中有数十辆毡车,人众都穿着中国服装,知道是太和公主的居所,派间谍密告说:“我们即将攻击,请公主的车辆不要动。”于是一举把回纥击溃,乌介可汗向东北逃走,投奔黑龙江畔的室韦部落,被室韦杀掉。太和公主出国二十三年,回到长安后,曾为“和蕃无状”,亲向皇帝请罪。

回纥汗国瓦解后,残部分为三支,一支称西州回纥,居留西州(新疆吐鲁番);一支称甘州回纥,居留甘州(甘肃张掖);一支称葱岭回纥,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

|||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blnovel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