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阿尔加承认,死亡所呈现出的艺术性美是高度层面上的,无可比拟。人们还乐意为死亡附上虔诚的神性,《马拉之死》*便是由大卫浪漫主义般的政治热情所催生——以死亡呈现力量,将一位以杀人为乐的屠夫美化成英雄,意图达到道德再教育的目的。

在阿尔加的视界中,从容赴死是一种浪漫。带上奉献色彩的英雄主义更是——然后为人广为传唱,一如拜伦式英雄孤傲,狂热,叛逆,具感染力,一腔斗争后迎来命定的死亡——极致的美,极高的艺术价值;

人们对生有莫大的热情。

生得好了,于是——人们对死,有莫大的热情;

人们从来骨子里忠于浪漫,而死亡往往同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

——那病态的艺术呢?

阿尔加呆愣一下,继而了然。病态啊。是扭曲——

在现代社会,人人孤傲或孤苦,美由遗憾逐向扭曲,现代主义画派展露了这一点,作品遂扭曲成抽象形状与现实脱离,其中立体主义*更是登峰造极,强烈激发人们的想象。

——人们对病态美有隐蔽的幻想,但是……

——但是?

——我听过一句话:接受我们天性中的暴虐,即意味着文明。*而我们接受的前提是:我们克制。

……艺术中表现丑恶不是目的。震慑人们警惕丑恶才是。

而那个人,那个“samaji”;

非为了警惕丑恶而展现丑恶,他纯粹宣扬,推崇丑恶本身。

他制造狂热,摧毁,勾起内心深处的欲望并给予满足——

这不是纯粹艺术。与其说他彰显变形来刺激想象,更不如说是为了满足一己私心。从技法上很高明,从手段上很残忍,从目的上很廉价。

为了娱人。

——你说接受暴虐?

——放松,好么?接受是警惕和克制的同义词。承认它存在,社会才更加有序,艺术才有道德底线。

可我怕了他们所谓“艺术”。他们拿死亡当诗意的体裁,他们拿痛当凄美,拿恨当张力;血泪是启人心神的玉石,不朽的前提是英年早逝。

你的想法跟我一样吗?

走在雅各街上,格雷怀疑地、一言不发地盯着阿尔加的脸,阿尔加微笑——这个模式挺熟悉的。好久,格雷将视线转移到街对面:是吉他和贝斯?挂了满满一面墙哇。那边新开了一家琴行。

“我继续讲我的故事吧。以后,”下巴朝琴行处扬了扬,几乎不可察觉地微笑,“你要带我去那边玩。”

----------

*《马拉之死》:大卫创作的肖像画,表现马拉在浴缸中被刺死后的场景。有争议,名画作。

*《俄狄浦斯王》:就是希腊神话中那个抗争命运却没逃掉命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blnovel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