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莉?波特曼以瘦骨嶙峋的身体、苍白的脸、惊恐不安的眼神,完美地诠释了那个清教徒般的舞者妮娜。”
——《洛杉矶时报》
“整部电影围绕娜塔丽?波特曼展开,绝对称得上是英雄般的表演,不疯魔不成魔,一个伟大的演员就此诞生!”
——雅虎娱乐
来自迪士尼旗下的媒体,更是不遗余力的为娜塔莉宣传,其中——《黑天鹅》中的精湛表现,使娜塔莉彻底完成了蜕变——这样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
不说娜塔莉,就是作为女二号的斯嘉丽都收获了一片赞语,“作为波特曼的完美对手,同样柔软而黑暗,但相比波特曼天真双眸里透露出的恐惧,斯嘉丽?约翰逊不遑多让,与波特曼相互辉映。”
至于瑞恩和盖尔?加多,则自动被媒体忽略了……
完全可以这样说,北美相当多主流媒体特别是好莱坞,迫不及待地排着队高唱一首叫做娜塔莉?波特曼的赞歌。
这些除去瑞恩的影响力外,还有很多来自娜塔莉自身的原因。
每一个时代,好莱坞总会推出几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女明星,以此彰显这个圈子的繁华和荣耀,也吸引更多年轻的女孩,如同飞蛾扑火一般,一往无回的冲入这个圈子中。
如果说上一个时代是以妮可和茱莉亚?罗伯茨为代表,那新生代中还有比娜塔莉更为合适的人选吗?
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兼具导演和表演两大才华,严格自律的生活方式,背后拥有的支持力量,还有那正统的犹太人身份等等。
这些都是跟她同一时代的好莱坞女星所不具备的优势。
在好莱坞的大本营北美,哪怕是不喜欢《黑天鹅》这种类型和题材的电影的人,也大多认可娜塔莉在影片中的表演。
“故事比较老套,缺乏新意;而且少有深入的发掘。但对气氛、精神的把握十足,镜头非常紧张、细碎、漂亮。娜塔莉?波特曼的表演很出色,即便她看起来更像是白天鹅。”
“不太喜欢《黑天鹅》这部影片,后面的心理惊悚部分其实做得比较牵强,人格和精神分裂似乎是所有文艺电影自圆其说的利器,不过娜塔莉的表演真的很好,值得一座小金人。”
这部影片的题材相对来说毕竟小众,有些人不喜欢很正常,这些人所说的大多中肯,不像某些人一样,总是为了攻击而攻击。
“《黑天鹅》根本就是乱七八糟,是挂着艺术名义的垃圾,娜塔莉?波特曼的表演华而不实,作为一个演员她投机取巧,很不靠谱。”
瑞恩和娜塔莉刚刚从网络上看到大卫?登比的这篇影评,纽约那边就传来了关于他的更为劲爆的消息。
大卫?登比,美国最著名最大牌的影评人之一,此前一直是《纽约时报》的首席影评人,而就在这个月,为《纽约时报》效力了31年之后,于昨天正式被老东家解聘——这一事件顿时超过了他的影评,成为了整个好莱乃至全美的一桩热门话题。
而包括罗杰?艾伯特在内的美国影评人集体出声,纷纷怒斥《纽约时报》的冷血行为,全力声援大卫?登比。
罗杰?艾伯特甚至在自己的博客里对《纽约时报》撂下狠话,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订阅《纽约时报》,今年已订的也将退订……
幸好,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没有号召别人退订,否则又是一场巨大的风波在等着他。
其实这无可厚非,《纽约时报》就是一家商业报纸,当影评人不再具备吸引力后,解聘他们的事情再自然不过了。
影评人的集体声讨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们必然担心这会如同瑞恩当年所做的一样,成为影评人更加边缘化的开端。
面对罗杰?艾伯特的狠话,《纽约时报》毫不客气的给予了回应——不想夸张,但影评人的世界构造已经崩塌了!
随后,《综艺》杂志与大牌影评人托德?麦卡锡解约,《好莱坞报道》也停止了与另一个知名影评人的合作……
(真实事件——因为影响力急剧下滑,2010年左右,包括《综艺》等众多媒体解除了与很多影评人之间的合约。)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blnovel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