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摄影师和台上的节目主持人面面相窥,显然他们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也是第一次遇上说话这么冲的人。好在主持人反应很快,依旧神色不变地把手中的话筒递了过去。
(本书首发于起点)
“我想说的是,不管干什么都需要时间。”五十多岁的何博士声音很大,加上话筒的扩音效果。我们坐在后面都觉得耳朵一震。只听到他继续说道:“搞科学研究也一样,任何研究成果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只有自己花无数的时间,做无数遍的实验,才能从中发现自己要要的东西,这就是探索科学的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没有时间,不做实验,要想拿出任何成果都是空话。我们这些科学家都老了,几十岁的人了,说难听点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没有多久了。也许明天,也许后天,我们就会离开人世。死就死了,一身臭皮囊,没有什么好留恋。可是我们掌握的知识呢?我们研究的成果呢?难道也就这么带走?我何光重从18岁起就到国外留学,23岁学成归国。今年我54岁了,换句话说,我在国内搞研究的时间到今天也不过只有31年而已。在我没有成名的时候,我的时间很多,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那段时间是我出成果最多的时候,也是摸索最困难的时候。后来我成名了,经验也丰富了。可是研究成果反而变少了,为什么呢?都是被各种名目的报告、演讲、学习研究讨论会把时间占用了。都说年轻人是能力最强的的,但是在科学界来说,年龄意味着知识。那些高深的知识都是要靠时间一点一点堆积起来的,所以说,现在正是我们搞科研最好的时机。”
台下所有的观众都被他的话吸引了,没有人说话,连呼吸声也很小。场内一片安静。
“我希望大家能够多给我们一点时间,让我们利用自己掌握的东西多研究一些成果出来。做演讲、做报告这些活动我们宁愿少一些。你们想想看,一个科学家。早上在北京,下午在在海南,晚上又在上海。成天就这样在天上飞来飞去,看起来是挺忙了。忙什么呢?忙着参加这个会那个会,忙着这里演讲那里演讲。留给搞科研做实验的时间还能有多少?这不正常啊同志们,非常不正常。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要是不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多做出一点科研成果出来那是对不起国家、人民和自己的啊!我恳求你们,不要过多地打扰我们这些老科学家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就让我们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多做几个实验比搞什么演讲都好啊!我不否认自己说话是难听了点,可这是事实。现在,我得离开了,因为我还要回去继续我被这场在我看来没有任何意义的讨论会打断的实验。再见。”
说完老人怒气冲冲地推开桌子,转身就朝门口走去。
良久,观众席上爆发出一阵如雷般的掌声。当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在鼓掌,也有的人脸上流露出诧异、羞愧、惊奇和愤怒。主持人似乎也有些失神,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继续着下面的节目。
何光重刚走,我就抓起身边放着的资料追了上去。“智龙”的信息库里虽然没有关于电池的资料,但是对于各种形式的能量储存器和能源储备形式却有着种类繁多的记载。这大概是因为萨尔人对各种各样的能源都曾经使用过的原因吧!我觉得这些东西应该会对高性能电池的研究有所帮助,就每样复制了一份带过来。毕竟电能也是能源的一种,希望这些东西能派得上用场。
在电视台门口,我追上了何光重,说明了我的来意。也许是我身上穿着军装的缘故吧!他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上了我的车,往一号基地而来。
“这些东西你究竟是从哪里弄来的?”军用吉普车的后座上,何光重仔细地翻看着我递给他的资料。看得出,对这些东西他很感兴趣,也很震惊。随便翻看了几份以后,满脸惊奇的他这样问道。
“呵呵!这些都是绝密的资料。”我笑了笑:“别说何院士您了,整个中国也没几个人看过,这些东西的保密级别是相当高的。”
“这我明白。”何光重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没想到能源储存竟然有这么多的方法,以前我一直以为在这方面除了我在美国的老师和我自己,不会再有第三个人懂得这么多了。现在看来,是我小看了世人哪!”
“您也别这么说。”我连忙接过话来:“要真像您说的那样,我也就不来找您了!呵呵!不是吗?”开什么玩笑,这些东西起码领先地球科技几千年,要是您老人家看了觉得没什么的话我才奇怪呢!
说话间,车子已经开到了一号基地大门口。我带着何光重径直走进了研究室。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blnovel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