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惑。治理国家服务社会,必须有种宛如行云流水样的淡泊胸怀。旦有贪恋名利的念头,就会陷入危机四伏的险地。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1,必先无得罪于冥冥2。

迷津指点:

1

昭昭:显著,明显可见,公开场合。据《庄子·达生》篇:“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2

冥冥:昏暗不明,隐蔽场所。《荀子·劝学》篇:“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古文译读:

肝脏感染上疾病,眼睛就看不清,肾脏染上疾病,耳朵就听不清。病虽然生在人们所看不见的地方,但病的症状必然发作于人们所能看见的地方。所以君子要想表面没有过错,必须先从看不到的细微处下工夫。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起便觉,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古文译读:

当心中生起个念头,发觉会走到邪路上去时,便要用理智把它拉回到正道上来。邪念生便立即觉察,经觉察便立即转向,这是将灾祸转为福气由濒死恢复生机的紧要关头,千万不要轻易放过这个绝佳时机。

君子而诈善1,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若小人之自新。

迷津指点:

1

诈善:虚伪的善行。据《汉书·张汤传》:“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诈忠,即作善。

古文译读:

个伪装得善良的正人君子,和恣意作恶的邪僻小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个正人君子如果改变自己的操行志向,他的品质还不如个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小人。

公平正论不可犯手1,犯则贻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着脚2,着则玷污3终身。

迷津指点:

1

犯手:触犯,违犯。

2

私窦:私门。窦,指壁上的小门。着脚:踏进去。

3

玷污:指美誉受污损。

古文译读:

凡是社会公认的规范绝对不可触犯,旦不小心触犯了你就会遗臭万年;凡是权贵营私的地方绝对不可进去,万不小心走进去你就会耻辱终身。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路。

古文译读:

嘴巴是心的大门,假如大门防守不严,家中机密就会全部泄露;意志是心的双腿,假如意志不坚定,就像跛脚样会误入歧途。

古人修身养性讲究心定,不为外物所扰,排除切杂念,主要是对自我道德的完善。俗话说问心无愧,正是说明人欲无错无祸于世,不能只是外表的完善,关键是内心不能有犯罪的欲念。人们心中邪恶的欲念就仿佛是悬崖绝壁上怒放的花朵,它可以向你抛来颠倒神魂的媚眼,令你不觉怦然心动。与它零距离亲近,哪怕坠入万丈深渊;欲拒之于千里之外,却很可能恋恋不舍,欲罢不能,最终自己亲手葬送了自己。即使没有葬身送命,也不要让黑暗成为罪恶的温床,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网恢恢,谁又能够保证定会漏脱呢?

《庄子·列御寇》中就记载着这样段话:“贼害最大的,莫过于德中藏有私心而心眼有所遮蔽。到了心眼被遮蔽却要主观去观察,就要坏事了。坏品质有五种,心中的品质为首。什么是心中的品质?心中的品质,就是有自以为好的东西,而诋毁自己所不从事的东西。”然而,真正具备这等品质的人,即使平时再怎样伪装也有被拆穿露馅儿的时候,正如现实生活中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其实肚子里净是阴谋诡计,男盗女娼,这类人正是最大的“贼害”!

所以,《菜根谭》引用儒家观点教导后人修养品德,必须从慎独功夫做起。所谓慎独,就是自己在做出切行为之前都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避免做出错误的行为而贻误或损害他人。俗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修省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披上件道德的外衣,岂不成了伪道学?从本心就已具备了优良的品质,又怎么会去担心“祸”“罪”呢?

这种寻求内心悟性的方式,无论是用之于经邦济世,从政当权,还是最基本的为人处世,都具有相当积极的重大意义。个当权者可能权倾朝野,个有钱人或许富可敌国,个入仕者可能雄心万丈,却不定具备隐世者的淡泊趣味及苦行僧云游天下的毅力和志向。要知道,那种无忧无虑飘然出世的风貌和恬淡超逸的清高志趣,个奔波于名利中的凡人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但是,如果个经邦济世的人具有了这种胸襟,就可能看淡名利而保持清廉。味贪恋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就好比心向上的人没有基础而终有日会跌进无底深渊,不仅不能为国为民服务,恐怕连身家性命也难以保全。不断修省,时时保持高雅脱俗的心性而在名利场中保持清醒,才能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操守和道义。

坚守正确的道义和操守不是个具体的行为,而是个抽象的行事准则。想要真正做到,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的,它需要的是毅力和坚持不懈。在上面摘录的《菜根谭》语句中,针对如何做到坚持操守修心悟性的问题,着重提出了“慎言”这部分。作为个有德行有修为的君子,就是指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也绝对不会说别人的坏话,遵守与别人的约定,保守别人的秘密,只说能说该说之事,不言不能言不该言之语。

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也正是基于这句话,所以才会有“守口如瓶”“沉默是金”之类的说法吧!看看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因为时失语而丧了性命,实在不胜枚举!

三国时期,各国对于能够经邦济世的人才都很重视和渴求。当时有个叫祢衡的人,极有才气,是个能辅佐君王的人才。但此人有点不好,就是很有些恃才傲物,目空切,嘴上功夫更是不可小视,口如快刀,甚至有些杀人于无形的功力。曾经有好几次在谋取功名的关键时刻,因为言语刻薄出言不逊而使得功名落空,落得个没人敢用的下场。

有次,有人好心劝他结交当时颇有见地和身份的陈群和司马朗,以求展才华的机会。没想到,他却对此不屑顾,还悻悻地说:“我怎么能跟杀猪卖肉的家伙在起呢?”还有次,有人劝他去主动拜访尚书令荀彧和荡寇将军赵稚长,他又不屑顾地说:“尚书令白长了副好相貌,如果吊丧,倒是可以借之用;荡寇将军更是酒囊饭袋,只好叫他去厨房打杂。”

后来,他的名气传到曹操那里。曹操向来知人善任,而且不拘格,只要有才就可以得到重用。但是,祢衡还是拒绝了曹操的召见。当时,曹操很气愤,但因其有才名,不想杀他,所以罚他做了鼓吏。向特立独行的祢衡则当众裸身击鼓,反辱曹操。曹操终于大怒,想要借他人之手杀了这个狂妄的人。于是,就派他到荆州牧刘表那里。不久,他又因与刘表不和,被刘表转送与江夏太守黄祖。

最后,他因当着众人的面大骂黄祖“汝似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而被当场杀死,结束了自己短短26岁的生命。空有身才气,也有机遇让其施展,但因为口不择言的性格葬送了自己。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的好朋友——曹操身边的得力主簿杨修也因为多次在曹操面前炫耀自己的才华,贬低曹操,而遭曹操忌恨。最终,因为“鸡肋”事件被曹操结果了性命。其实“鸡肋”之说并没有那么严重的处罚,只不过曹操实在容不下杨修如此肆意放言,所以借口杀了他而已。其实,别说只是个芝麻小官的祢衡杨修,就是贵为天子的汉质帝也是因为出言不慎而命丧黄泉的。可见,学会慎言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汉质帝刘缵,东汉的第九位皇帝,于145年即位。当时,汉冲帝不豫,大将军梁冀征帝到洛阳都亭。等到汉冲帝驾崩后,皇太后与梁冀定策禁中,并最终辅佐汉质帝继位。是时,梁冀权势极盛,威势横行朝廷和宫外;大臣们害怕梁冀的威势,不敢抗命。汉质帝虽然年幼,但聪明伶俐,不堪梁冀的专横跋扈。于是,汉质帝在次朝见大臣时,当着梁冀的面说:“此梁冀跋扈将军也!”梁冀听后,大为反感。不久,他便命手下在汉质帝的饼里下毒,将刚满九岁的质帝毒死了。

范晔在《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中记载道“质弑以聪”。这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反送了卿卿性命”!

不管是祢衡杨修,还是汉质帝,其实他们的聪明算不上真正的聪明。真正的聪明是什么呢?是徐庶进曹营终生不为曹操献计,是息夫人三年不语。息夫人乃春秋时期息国国君夫人,由于其容华绝代而被世人称为“桃花夫人”。好色的楚王用武力将息夫人强抢了去,息侯被楚王安置在汝水,封其食十家之邑,并派息侯镇守息祀。最后,息侯抑郁而死,息国自此灭亡。其间,息夫人也因终日怀念故国牵挂息侯,整整三年不言不语。终于,楚文王受不了了,先开了口。没想到,息夫人却冷冷地回答:“吾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句话说得楚文王哑口无言,羞色难当。自此,“息夫人不语”这故事便被传为佳话。民间流传着这样句话——人不开口,神仙难下手。如此这般,曹操不就拿徐庶没辙吗?因为徐庶不献计是出于自己不事二主的操守。曹操幕僚程昱献计,模仿徐庶母亲的笔迹,写信把徐庶骗到曹操营中,徐母因徐庶中了诡计而自杀。因此,徐庶十分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献任何条计策。曹操并没有杀他,徐庶得以终老。这样看来,徐庶息夫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慧之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啊!

睡前当思白日事,是非功过心里明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1,始知妄2穷而真3独露,每于此中得大4机趣5;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6。

迷津指点:

1

观心:自察内心,反省自身的意思。禅宗用语。按禅宗的观点,心为万物之本,亦即真如德行,其念既起,森罗万象具然。心又有妄念和正念,妄念视虚幻不实之色相为真,正念则透过色相显露真如实相。所以,观心就是去妄归真的意思。《辞海》注:“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

2

妄:非分越轨。

3

真:真境脱离妄见所达到的涅槃境界。

4

大:很。

5

机趣:隐微的境地,即妙趣。机,极细致;趣,境地。

6

惭忸:惭愧,不好意思。

古文译读:

夜深人静之时,个人坐下反省自己,才发现私心杂念渐渐消失而流露出本性中的真,每次这样的经历都会让人领悟出些生命的意义;继而又发现真性只是暂时的流露,杂念仍然无法消除,在这个时候感到很惭愧。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1都消;色2后思滛,则男女之见3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4,破5临事之痴迷6,则性定7而动无不正8。

迷津指点:

1

浓淡之境:此指享受各种美味佳肴的心境。浓淡,泛指各种美味;境,情境。

2

色:原指女色,也指迷恋女色。这里用作动词,指男女交欢。

3

男女之见:有关男女爱的念头。男女,这里指男女之间的爱关系;见,念头想法。

4

悔悟:追悔前非,醒悟改过。《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比干固必以死争之,冀身死之后,纣将悔悟。”

5

破:破除。

6

痴迷:本义不聪慧,迟钝,这里指见到事物的面,而不能对事物作全面明智的判断,却又全身心投入。

7

性定:意谓内心安宁而无杂念。性,本然之性,亦即真心;定,安定,不动摇。

8

不正:不端正,不正派,不正当。《论语·子路》:“身不正,虽令不从。”

古文译读:

酒足饭饱之后回想酒菜的味道,即使浓烈清淡的意境都已消失;房事满足之后回味欲的情趣,即使男女欢爱的念头全部断绝。所以人们常用事后的悔恨醒悟,来破解面临事物的愚痴迷妄,这样才能使本性安定而行动没有不正当的。

反己1者,触事2皆成药石;尤人3者,动念4即是戈矛。以辟5众善6之路,以浚7诸恶8之源,相去9霄壤10矣。

迷津指点:

1

反己:反省自己,反过头来要求自己。反,反省检讨。《庄子·徐无鬼》:“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

2

触事:遇事。晋·郭璞《〈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复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燕石之瑜,补琬琰之瑕。”

....

第9章 修省篇 (6)

3

尤人:怨天尤人,怨恨命运,责怪别人,指对不如意的事味归咎于客观。尤,怨恨。语出《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4

动念:动心。明·李贽《复邓石阳书》:“屡承接引之勤,苟非木石,能不动念。”

5

辟:开辟。

6

众善:谓众多善举。

7

浚:本义指从水中挹取,这里是疏导的意思。

8

诸恶:各种恶行。《大智度论》卷十八:“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blnovel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