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更是充满了爱国之情。
昔日的那一点点小算盘,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也更加忘我地投入到了战斗中去。
这天,他冒着严寒来到了某团驻地。
在防空洞里,采访了刚从一线下来的英雄团长章启安和几名战士。采访之余,
还与章团长聊起了家常。
这才知道俩人是老乡。
章团长是平城地区的,与叶城相邻。
再一细问,竟是章大叔的儿子?
这个世界可真小啊。
俩人握着手,一阵激动。
于是,聊了更多。
他讲了“土改”前夕去虎头村的情景,而章团长也讲了家乡的一些过往。俩人越
聊越投机,不禁开怀大笑。
也愈发亲近了几分。
回到记者站,叶抒文心有所感。
就提笔写下了第一篇战地报道——《远方的牵挂》。
还写了一篇随笔《英雄儿女》。
第二天,就把稿件发到了记者站。他希望远在后方的亲人能看到这篇报道,更
希望前方的战士能感受到祖国大家庭温暖和后方的鼎力支持。
算算时间,马上就要过年了。
他将在异国他乡,与战士们一起过一个“战斗化”的春节。此时,心里唯一牵挂
的就是爹和娘,还有爷爷和奶奶。
去年过年,几个哥哥远在海外,家里只剩下他一个。
可今年呢,就连他都在外面。
家里该多冷清啊?
想到此,又提笔给爹写了封信,报个平安。
徐甜甜住到了镇上。
这文化生活也有了不同。
首先是能看报了。
去邮电所的报刊亭就能读报。至于订报纸,家里可没那个闲钱,于是她养成了
一个习惯,每天下午扯着冬娃,去邮电所门口看报纸。
她看得很快,前后不超过半个小时。
生怕耽误了家里的事。
章存林见了,暗暗称奇。
不过,也未加阻拦。
只是让冬娃娘把报上的事儿,给家里人都讲讲。
也好长点见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天气也越来越冷。
铺子里的生意,不好也不坏。
可马上就到年关了,多少也能赚上一笔。
章存林算过一笔账,倒是一点也不担心。
只是怕货积压,也没敢进太多。
没过几天,学校里放了寒假。
徐永泰一得空,就乐呵呵地跑来瞧了瞧。
这铺子的事,他早就听说了。
见闺女也站了柜台,冬娃天天有烧饼吃,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心说,章老二还
算大方,干啥都没少了闺女的那一份。
徐甜甜见了爹,也高兴得不行。
听爹说,在县里也寻了一处小宅子。
过户手续也办好了。
不过,还没敢搬进去,想等等再说。
章存林和徐永泰一向投缘。
俩人好一段日子没见面了,自然是亲热得很。
于是,坐在一起,弄了俩菜,痛痛快快地喝了一场。
徐永泰发现章老二自从结了婚,就性情大变。
看来,这日子过得很顺畅啊。
临走前,还给他包了一包调味品和两罐黄酒,说给家里带回去,算是点年货。
小年前后,生意果然红火了起来。
所有的存货一下子都卖光了。
最后,全靠几大坛子黄酒撑着门面。
章存林有些犯愁。
想再组织货源,可已经来不及了。
只能先这么凑合着,等过了正月再说。
马上就要过年了。
家里的两头猪和两只羊都已经卖了。
只留下了一副猪头、两副内脏,外加一大块猪肋条。
这些足够自家吃的。
另外,还备了一点年货。
就等着除夕关张歇业,过大年了。
转眼到了除夕。
四下里,传来了零零星星地鞭炮声。
空气中,也充满了年味儿。
徐甜甜和凤芝,带着冬娃和启康先回了老宅。
一连三天,都在灶屋里忙着蒸馒头,卤杂碎,炸鸡块,包饺子,累得胳膊都快
抬不起来了。
铺子里,只剩下章存林和崔腊梅一起看着。
准备中午十二点放了关门炮,就合上门板歇业。
就在这时,镇上的邮递员急匆匆地赶来了。
他送来了一封挂号信。
章存林一看那牛皮纸信封,就知道是启安写来的。
信里说,一切都好,现在换防了,在后方呆着,请家里不要挂念。
同时,还提到了一个人。
他就是叶抒文。
原来,叶先生也上战场了?
章存林一阵激动。
这是他最看重的人。
可这么一介书生,就这么不吭不哈地上了战场?
像启安这样的,去带兵打仗又算得了啥?
他顿时豪情勃发。
浑身上下都热乎乎的,也不觉得冷了。
和腊梅一起乐呵呵地关了铺子,就回了虎头村。
而徐甜甜听说后,却吃了一惊。
她不明白叶先生为何会做出这种选择?
可随后,就想到了自己所留下的那封信。
叶先生,这是为他和他的家人搏一个未来?
钦佩之余,也不禁担心起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blnovel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