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陕甘回乱(四)(1 /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宗棠深知进军西北是十分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别人都不愿去、不敢去;左宗棠对此是有充分的认识的。当左宗棠部队收复了秦陇门户董志原。大军进入甘肃之际,他写信给孝威说:“西事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担。”同时给友人夏献纶的信也说:“西事大类养痈,失今不图,西陲恐非复朝廷所有,弟不自忖量,引为己任。”如果回军势力继续扩张,向西与盘踞新疆的阿古柏连成一片,最终关内回军和领袖也将和乌鲁木齐的妥明一样,为野心家阿古柏所吞食,不仅西陲非复中国所有,连中原也岌岌可危了。左宗棠不避艰险,毅然引西事为己任。但是西事艰阻在何处呢?首先,对处理西事的方针有各种不同意见,是“剿”是“抚”,莫衷一是;朝廷又处处不放心,时加诘难,这些都给西征以巨大压力。而西征军事本身更是十分艰险的任务。在西北边远穷荒之地,作战固然艰难,筹饷、运粮、运兵等后勤工作更是加倍困难。语云:“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如果不解决后勤工作的困难,就不可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对进军西北的后勤工作,左宗棠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即:“筹饷难于筹兵,筹粮难于筹饷,筹转运又难于筹粮。”

筹兵、筹饷、筹粮、筹转运,对西北军事都是极为重要又极难的事。筹兵难,因为西北本来就人丁稀少,加之多年战祸,死亡惨重,兵源更其缺乏。在陕甘,除本地兵外,还要靠川、鄂、黔、湘等外省的兵;新疆则要靠锡伯、索伦、察哈尔、蒙古等各族、各地兵种,系统纷繁,指挥不易。左宗棠这次到西北来,除了老湘军外,还率领了张曜、金顺、徐占彪等各地方部队,基本上解决了兵源和统一指挥的问题。

筹饷比筹更难。西北一向是贫困的地方,平进还要靠内地财政接济,经过多年的战争破坏,农业歉收,物价高涨,军费更无从筹措。而东南各富庶省分,经太平军多年战争,自身财力也很支绌。所以西北虽有了可用的兵,却付不出饷。左宗棠只能依靠朝廷的支持,和在东南各省汉权的旧友、同事的帮助。不过有同治皇帝的大力支持,经费还是不成问题的。

筹粮又更难于筹饷。光有了钱不行,几十万大军是要吃饭的。西北农业不发达,土地干旱,本来粮食就不够吃;兵荒马乱之后,连当地人民也吃不饱,更不用说供应数十万大军了。所以军粮须从内地运来。

粮食怎么运到陕甘呢?西北既不通舟楫,当时又没有铁路、公路,地广人稀,到处是高山、深沟、沙漠、荒原,运输工具主要靠车驮。沙漠只能行骆驼,骆驼在夏天还要歇歇。显然,转运粮食比筹粮又更难。

左宗棠在年轻时就已认识到西北筹粮运粮的困难,曾写过:“囊驼万里输官稻。沙碛千秋此石田”的诗,如今身临其境,总算经过精密的筹算,制定了一套运粮、用劳力、用驮口的办法,基本上解决了过输的困难。

左宗棠重视运粮工作,当时在陕甘军中流传一则有趣的故事,说他“行军以运输第一,独对运夫重视”,称运夫为老大,百姓为老二,他自称老三,因为他在家中行三。一天行军途中,一名运夫从田地中拔了一个萝卜解渴,农民见了不答应,争吵起来,到左宗棠马前告状。宗棠笑对老百姓说:“你是老二,应敬老大。区区一萝卜,不值得争吵。老三替老大还钱给你好了。”本来左宗棠部队军纪是很严的,这次宗棠看在“老大”份上,代偿还了钱,也没有责罚运夫。

左宗棠还认为,自古在边塞用兵,不在多而在精。兵精而少些,饷、粮、运都比较容易解决,因此决定采取精兵政策。他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过去西北的高级官员不懂这些道理,或是认识到了而没有解决办法,因而军事上遭致失败。他不仅认识到,而且经过周密研究和筹划,采取了相应的对策,这是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兵、饷、粮、运的困难解决了,入甘的大军于是展开对回军的全面攻击。大将刘松山的先头部队,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坚固堡垒,是马化瀧踞守的金积堡。

马化瀧是一位有才干、有计谋的回军领袖,他拥有大量枪械马匹。金积堡地处险要,本地官兵不是他的对手。马化瀧对付清军采取的是两面手法:面对强大的清军,他就表面求“抚”,而在有利时机和地点,又乘其不备,袭击官军。他与占据在南面董志原的陕西回军关系密切,由于陕回军比甘回军强,他想拥陕回军以自重。当西征军迅速攻下了董志原后,马化瀧收容了由董志原逃来的陕回军,供给他们马械,使其抗拒清军。刘松山的部队和陕回军在郭家桥初次接战,打了一次胜仗。马化瀧立即向穆图善、安定等替陕回军求“抚”,并说这次回军抗拒官军,是刘松山挑起的。穆、安本来都是主“抚”派,尽管他们吃过回军的亏,也知道马化瀧不可信,但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又收了马化瀧的贿赂,加之对朝廷派左宗棠大军入陕甘,正惴惴不安。他们二人就上急奏,告刘松山一状,说他轻进滥杀激变,这也是告左宗棠。不过被同治帝驳回了。

马化瀧请“抚”其实没有诚意。当左宗棠大军入甘后,他也曾派人向左宗棠请“抚”,左宗棠告知他剿抚本无成见,只要诚心求“抚”,自然是欢迎的。他也听到马化瀧的两面手法,命令部队暂时停止前进,注意察看马化瀧求“抚”是否真实,看看他和陕回军的联系如何。马化瀧本以为自己地处险要,清军不能深入,一方面暗中使陕回军抗击清军,一方面坐观成败,窥视清军强弱。回军在郭家桥战败后,他大为震动,再次派人到刘松山营中,代陕回军求“抚”。刘松山命他交出马械,他又不肯交出,只拿了少数瘦马配械敷衍塞责,搜出了马化瀧给部下参领马重三、吴天德等的札子,命他们纠党抗拒官军,自署“统理宁郡两河等处地方军机事务大总戎”。左宗棠于是上奏,为刘人参山辩明真象。他称赞刘松山“忠勇而明方略,当时诸将,实罕其匹”。因为刘松山是曾国藩老部下,又在奏中称赞曾国藩善于用人,说:“臣与曾国藩议论时有不合,至于拔识刘松山于凡众中,信任最专,其谋国之忠,知人之明,非臣所及。”

朝廷收到左宗棠奏报后,认为马化瀧擅授官职,抗拒官军,反清的真迹败露,下旨说:

“回目马化瀧既给与马重三伪札,是其狂悖之情业已败露,而求总兵胡昌会保其永不反复,并代陕回甘言求抚,前后两歧,殊难凭信。着左宗棠严饬刘松山乘此声威,迅图扫荡,不得轻率收抚,转遂奸谋。

1866年正月,刘松山率军围攻金积堡。一次在附近马王寨前亲自督战,被寨前飞炮击中左胸。部将争来看他,他说:“现在作战要紧,不要管我,你们都跑来,会搞乱队伍。”命他们继续猛攻。将士们在气忿之下,一鼓作气,攻破了马王寨。但是刘松山于当日伤重死去。

左宗棠丧失了一员大将,就命刘松山的侄儿刘锦棠接管老湘军。刘锦棠本来是军中的副手,虽然年轻,但很有才干。他竭力稳住了阵脚,然而刘松山之死毕竟造成了全军的震动。雷正绾、周兰亭、张福齐等几支军队同时溃败,伤亡惨重。马化知道刘松山被击毙,清军溃败,就命回军大举反攻,包围了刘锦棠固守的吴忠堡和预望城,又诱使各地已就抚的回军叛变,一时甘回和陕回军攻占了陕甘边境定边、鄜州等许多县城,全局大震。同治帝下严旨责备左宗棠督师不力,并命令李鸿章率领黔军入关督剿。

李鸿章十分不愿去西北,他很有自知之明,对西北情况懵无所知,又缺乏决心与勇气,也不耐受西北边荒的艰苦生活。接到廷旨后,反复筹思,着实苦恼了一阵。他写信给曾国藩求助,说:“即懵懂西去……于西事无所补益。午夜旁皇,不知所措。”在恩师面前暴露了他的苦闷。他给友人的信也说:“鄙人于西北形势生疏……冒昧前去……实不能自了……西事万难结局。”

尽管李鸿章对西事畏而却步,彷徨不知所措,但圣旨既下,也只得遵旨前往。他于六月到达潼关,这时湘军已稳住了局势,回军攻不下吴忠堡和灵州,入陕回军也给纷纷败退。

左宗棠的军队开如向金积堡合围,马化瀧已处于被动地位,他仍然反反复复,一面坚守,看到形势不利,一面又求“抚”,请求让他们春耕。左宗棠同意让回民出堡春耕,也答应办“抚”,但仍然责令交出全部马匹、军械,马化瀧却又拒不交出,还在堡前修长壕,引渠水入壕以阻挡清军。这样又相持了几个月。左宗棠到西北已快两年了,金积堡仍未攻下。同治严旨批评左宗棠,“似此年复一年,费此巨帑……该大臣扪心自问,其何以对朝廷?”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blnovelhub.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